富士康“工业富联”,和比亚迪电子相比,股价严重低估

 这是一片菜头冒着被众人骂的风险,凭良心写的文章。

所以,如果看完标题就想骂人,忍住,请看完,才能说到点子上。

如果看完后你还要骂,只能说菜头水平不够。

言归正传:

问:富士康“工业富联”是一家什么公司?

答:一家顶级供应链管理公司(原因在本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会娓娓道来)。

你可能要说,富士康不就是一家代工厂吗?

没错,就是一家代工厂,但也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代工企业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工业富联比起传统的代工厂,至少有两个优势:

第一:规模优势。

这个很容易理解,富士康为什么给苹果代工手机,给华为代工手机,而不给锤子代工。

这是因为要满足苹果和华为这么大体量的公司的出货要求,全球能做到的也就这么两三家公司。

其中富士康是ESM代工厂中,规模最大,利润最高的一家公司。

第二:技术优势。

长期以来,富士康给人的印象就是人多,大家只看到人多了一面,而忽略了富士康的技术优势。

为什么苹果和华为要把最高端的,最新的产品给富士康代工,而把落后几代的给比亚迪等公司,主要就是因为技术差距。

富士康和二三线代工厂相比,是有很强的技术优势的。

说到这里,你可能准备喷了,别急,我们来看一组数据:

2018年,富士康的研发费用是90亿元,2019年是94亿元,今年大概率会超过100亿元人民币。


而大家众所期待,认为可以替代富士康的比亚迪电子,2019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呢?

20亿,只有工业富联的五分之一。

我们知道,在科技领域,研发投入的多少就等同于技术领先的优势,钱砸够了,技术自然就出来了,华为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
问:工业富联的利润率很低吗?

答:是的,但比同行要优秀得多。

关于工业富联的利润率很低,这是不争的事实,但是这个低是相对的。

决定代工厂的整体利润不单单是利润率,还有周转率,也就是说,工业富联的整体利润等于单次利润率乘以每年生产的商品次数。

那么,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指标,资本回报率。


为客观起见,我们选一个最接近真实投资回报的指标,投入资本回报率。

投入资本回报率,也是价值投资者非常钟爱的财务指标。

数据显示,工业富联投入资本回报率长期保持在20~30%之间,对于制造业来讲,这个已经非常高了。

你可以简单理解为:工业富联每投入100块钱进去,每年就会产出20到30块钱的收益。

你知道比亚迪是多少吗?看下图:


比亚迪电子的投入资本回报率,长期低于10%,平均大概是5%的样子,差不多就是银行长期存款的水平,只有工业富联回报率的五分之一。

嗯,又是五分之一。

看到这里,大家应该差不多对于工业富联的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,下面,菜头再来谈谈几个关于大家对于工业富联的误解。

误解:工业富联上市的时候把很多空壳子公司装进去了?

这其实是一个误解,实际上,工业富联所谓装进去一些表面上没有资产的壳公司,正是连接地方政府的纽带。

大家想想,工业富联是做大规模工厂代工的,最需要地方政府的土地支持,税收支持,还有人才战略支持。

比起厂房等资产,土地和税收支持才是更重要的。


这么说大家不容易理解,我再给大家看一个数据,就是工业富联的固定资产,大家猜猜是多少?

2019年报显示:66亿。

想明白了吗?也就是说,一个每年生产商品超过4000亿的企业,固定资产只有区区66个亿。

厂房根本就值不了几个钱啊!

这就是为什么开头菜头就说,工业富联不是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,是一家供应链管理公司,世界上还有一家没啥固定资产的公司,叫可口可乐。

结论:

写到这里,也该做下总结了。

首先,菜头写这篇文章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抬高谁贬低谁,而是通过同行数据对比,来消除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解。

毫无疑问,比亚迪也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。

但通过数据比较我们知道,比亚迪电子和富士康之间,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收入水平,以及投资回报各方面都还有较大差价,我们应该承认,才有机会努力追赶。


富士康作为一家起源于宝岛的企业,当前遭到很多非议,网上也是负面的消息偏多。

菜头没有任何想要洗白富士康的意思,况且,也不存在什么要洗白的。

富士康把大陆的优质资产整合到工业富联打包上市的时候起,工业富联就已经是一家等同于公众企业的国内公司。

如果你硬要说大股东的事情,那阿里和腾讯又怎么说呢?其实他们没有本质区别。

在国内带动就业,为中国政府缴税,国内上市分红。

仅仅是一个大股东是宝岛人,我们不应该有偏见。

如果因为偏见,错失了这么一家优秀的公司的投资,才是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
相关产品

评论